近日,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四局建造的兰州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正式对外开放。项目占地162亩,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最大基坑深度20.3米,采用地埋式改良A2O+MBR膜工艺建设,建成后每天可处理40万立方米的污水,地面以上为景观绿地公园。
这座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MBR污水处理厂,是甘肃省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通过“地下水厂+地上公园”式生态建造,为市民打造开放、宽敞、舒适的绿色空间,建成两年来,不仅让原本荒废着的土地换了新颜,还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体,摸索出治水的创新之路,绘就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互促共赢新篇章。
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动能
许多市民的一天,是从兰州水生态科普示范园开始的。健身器材、音乐喷泉、鸟语花香,早晨来锻炼的市民用活力点燃了整座生态公园。
就在这座热情洋溢的生态公园下方,“藏”着一座占地162亩的全地埋式污水厂,在负18米下,像一个巨大的迷宫,32个车间被管道串联,紧密排布,每天近40万吨的生活污水从公园下方经过层层处理,尾水最终排入黄河。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厂+公园”模式“一举五得”,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均建在芳草绿地之下,不单独占用土地面积。此外,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鼓风机等大型设备安装于地下,环境噪声低,臭气集中收集处理,有效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且地埋厂由于池体下沉并密封,有利于污水处理稳定运行。地上公园的水源采取生态循环处理,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回用水,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地埋厂顶部空间建设的开放式生态公园,为周边居民打造茶余饭后的运动和邻里社交空间。
此外,MBR膜深度处理技术的支持,能将水和细菌、微生物、悬浮物等杂质彻底分离,使原本黑臭的污水由浊变清,并且直接达到城市再生水标准,排入黄河用于生态补水,调节水质,有效减少该黄河段水中污染物含量,实现了环境基础设施、环保治理与人居环境整治三方面的和谐统一。
匠心攻坚,高品质履约保质效
相较一般的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兰州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项目离黄河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相当于在黄河边15米深处“植入”地下箱体,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易出现透水、漫灌等重大施工难题。
项目反复酝酿研讨考证,得出了“拦、截、堵、排、降”这“五字绝招”作为拿下“拦路虎”的“必杀技”。“拦”是指带有承压水流出时预埋导管将承压水拦截并导出,减轻基坑压力;“截”是指将基坑内的水节流汇聚至集水井后抽出,从而避免引起周边地表及建筑物、管线沉降,围护结构变形失稳;“堵”是指基坑边的渗水区域采取直接堵漏方法,采取速凝剂堵漏并喷射混凝土加固;“排”是指在基坑周边敷设排水管道进行集中处理;“降”是指在基坑周边设置降水井进行连续抽水。在这“五字绝招”的保证下,项目稳步建设,并于2021年底顺利通水。
创新驱动,智慧化建造更精细
项目自开工以来,充分利用BIM技术(综合管线布置、三维场地布置、深化节点设计)等智慧工地技术和样板引路机制,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深化BIM应用工作,开展了三维场布、砌体预留洞口深化、管线综合、管道支墩深化等,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施工模拟等,精确计算工程量信息,实现精益管理。
此外,针对临近黄河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深基坑综合性降水施工关键技术、流固耦合作用下复杂地质条件抗浮施工技术、超长池体混凝土抗渗和抗裂关键技术等进行关键技术攻关,产出了含5篇核心期刊论文,3项发明专利等22项科技成果,为2部地方标准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技术支撑,荣获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张小鹏)